《心態致勝》閱讀心得:稱讚孩子可能是影響發揮潛能的最大阻力!

心態致勝

本文最後更新日期: 2024-03-13

《心態致勝》閱讀心得:稱讚孩子可能是影響發揮潛能的最大阻力!

為什麼讀這本書?

久違的休假,計畫到家附近騎腳踏車,一踏出家門,滴答⋯滴答 ⋯開始下雨了

趕緊拿出包內的折疊傘,撐開雨傘卻發現,傘架生鏽斷裂

完全開不了,等於帶了一支沒有功用的傘,這時你會想,真是糟透的一天!

還是告訴自己,因為這場雨,讓我有了在家整理房間的空檔。

促使影響人們做決定及採取行動的核心因素—心態(mindset)

也是這本書的核心架構主題,同樣一件事因為心態不同

產生截然不同的想法,進而改變一個人的性格認知

什麼樣的心態會對人產生正向結果?

什麼樣的心態帶來逃避、不願面對的負向模式?

但人們卻渾然不知?心態能夠改變嗎?

《心態致勝》這本書給了我解答。

兩種心態—定型、成長心態

每一個人都有與生俱來的獨特基因,天生的性格與資質不同,但是透過後天的訓練和經驗努力,進而改變、成長。

定型心態(Fixed mindset):相信素質無法改變

崇敬天賦,著重於當下的完美表現,認為自己優越、特殊、有資格。

成長心態(Growth mindset) :可以透過努力、策略與他人幫助,培養基本素質

不在意當下完美,重視歷時的學習。

定型心態、成長心態

兩種心態讓事件產生截然不同結果

優異表現

擁有定型心態的人在面對一件事情的好結果時,歸咎於自己的天賦、能力。

想起以前國中的時候,班上有一些同學,在段考過後得到好成績,別人詢問考得好成績的秘訣,那群同學總是回答:「喔沒有啦!我也沒有什麼看書,就考到這個分數了。」

旁人露出一臉不敢置信,絕口誇讚這些天賦異稟的同學。

把結果歸咎於自己的能力,是定型心態的人常產生獨特的優越感。

成長心態的人面對優異的成果時,著重於學習的過程,認為:因為這些過程,才有今日的好表現。

許多飛行員熱烈擁抱定型心態,通過嚴峻考驗後,他們自認為特別、天生比其他人更聰慧、有優勢。
但是飛行員查克•葉格(Chuck Yeager)並不同意:「這世上沒有天生優秀的飛行員,無論我的天賦如何,想要成為優秀飛行員,需要非常努力,是一種終身學習的閱歷,最優秀的飛行員只是飛行時數比其他人多。」

成長心態的人艱苦奮鬥而成長,並非天生比他人優越。

遭遇失敗

定型心態的人面對挫折時,選擇逃避,內心的既定想法:
失敗已經從一種行動(我失敗了),轉變成一種身份(我是失敗者、輸家)。

作者描述,六年級時,她是所屬學校裡拼字最優秀的學生,校長找她去參加全市比賽,她拒絕了;九年級時,她的法語表現優異,老師找她去報名全市比賽,她又拒絕了。

作者認為她為何要冒著可能從成功者變失敗者的風險呢?

那件事太難了,不走那條路,至少原先的成功者頭銜不至於不見。

成長心態的人面對挫折時,會思考造成失敗的原因為何?

他們曉得這麼做可以進一步減輕負面評價、增加自身的進步能力。

明尼蘇達維京人隊(Minnesota Vikings)防守隊員吉姆•馬歇爾(Jim Marshall)在一場對上舊金山49人隊的比賽中,他撿起地上的球,在觀眾高呼聲中衝鋒達陣,但他跑錯方向,在全國觀眾的注視下為敵隊得分。

那是他一生中最難堪的時刻,中場休息時,他心想:「已犯下錯誤,我知道我可以選擇繼續沈浸在懊悔中,或是設法補救。」

於是下半場,他卯足全力,替自己的球隊反敗為勝。

成長心態的人沒讓挫折定義自己,而是掌控他,使他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。

心態是對孩子的最大影響

定型心態父母

「天阿!你太厲害了吧!這個繪畫程度是未來的畢卡索吧!」

「你學這學得真快,你真優秀!」

孩子表現優秀時,父母誇讚著。

但這些訊息的另一面傳遞著:

「我不應該畫太困難的畫,不然他們就不會認為我是畢卡索了。」

「若我學東西學得不快,就是不優秀。」

定型心態父母藉由讚美孩子的天賦、才能,藉此鼓舞他們的信心,那些脆弱的孩子不就著迷於這個嗎?父母一再談到才能及天賦,不是令孩子更加著迷於定型心態嗎?

台灣的傳統教育體制,以評量來評斷一個孩子:「成績好、唸好學校」成了父母和師長所注重嚮往的結果,著重於孩子的天賦、才智,導致孩子形成定型心態,也是他們認為完美、當下就成功的原因。

當一切取決於當下時,誰還有餘裕努力花時間成長呢?

成長心態的父母

「你因為每天早上都有唸書,這次考試成績進步了好多!」

「你做得很好!因為你嘗試了很多方法,最後你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方式。」

孩子表現優秀時,成長心態的父母一樣誇讚孩子,與定型心態父母不同的是,
他們稱讚孩子的學習過程,將過程及孩子的學習、進步成就關聯在一起,讓孩子了解投入過程,對其有幫助。

如何對孩子發出正確訊息?

不讚美天賦或才智,改而稱讚成長導向的過程—孩子透過學習、努力、嘗試等好方法達成的成果。

探索孩子的過程,對他們的過程展現興趣。

「那份作業真的很複雜,我很敬佩你那麼專注完成它。」

「你彈奏那首鋼琴曲時注入的熱情,帶給我強烈的感覺,你彈奏時是什麼感覺?」

「你對那道數學題目嘗試了許多方法,最終找到可行的方法,我很喜歡你的這種努力方式。」

若是很努力、但結果不如預期的孩子呢?

「我喜歡你付出的努力,但讓我們再共同努力一些,看看哪些是你還需要加強的?」

「每個人的學習方式不同,我們繼續努力,一起找到最適合你的方式。」

另外,常常聽到父母對孩子這麼說:「你能夠做任何事。」

這完全無法促使他們發揮潛能,是空保證不負責的話,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,父母應該幫助孩子找到資源、獲得技能,共同朝目標邁進。

讚美不應該針對孩子個性,而是針對努力和成就。

父母不能兩套標準

父母小心地對他們孩子使用成長導向的讚美,但又總是在孩子面前用定型心態評論別人,想當然也會對自己孩子造成影響。

「那個人天生就是魯蛇。」

「他是個天才。」

此時,孩子內心會問自己:我是下一個嗎?

你會怎麼跟處於失望的孩子說?

倘若今天你的孩子在他有興趣的領域—體操,努力堅持著,積極投入練習,在比賽當天卻還是輸給了對手,孩子感到傷心又失望,此時,你會怎麼對孩子說?

❶ 告訴他,是表現最好的一個

❷ 告訴他,被奪走了理當應得的獎牌

❸ 告訴他,體操其實不是那麼重要

❹ 告訴他,他的能力很好,下次絕能夠勝出

❺ 告訴他,他的表現確實沒資格勝出

想好答案了嗎?

我選擇了

分析:

❶「告訴他,是表現最好的一個」:

不真誠,你知道、孩子也知道他並不是表現最好的一個,這句話沒有提供孩子如何復原及改進。

❷「告訴他,被奪走了理當應得的獎牌」:

將責任歸咎他人,但問題其實出在孩子表現,沒有父母會希望孩子養成將自己不足歸咎於他人。

❸「告訴他,體操其實不是那麼重要」:

這是在教孩子,當他沒有把一件事做好時,就貶低這件事。

❹「告訴他,他的能力很好,下次絕能夠勝出」:

這是所有回答中最危險的一個。能力一定能夠帶孩子達到目標嗎?這次沒勝出,下一次比賽就一定勝出?

❺「告訴他,他的表現確實沒資格勝出」:

似乎是殘酷的回答,但是父母是這麼跟孩子說的:

「我理解你的感受,你抱持這麼高的期望,做了最佳表現,未能勝出,當然會非常失望。但你知道嗎?你其實還沒到可以勝出的時候,有許多女孩訓練體操的時間比你還長,遠比你還努力,若這真是你很想做的事,那你就必須非常努力去做。」

後來孩子謹記父母的教誨,花更多時間重複練習,精進他的動作,下一次的比賽,我們可以想像這次孩子是否拿了獎牌呢?

結語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

身為母親身分,本書的「父母、師長與教練:心態從何而來?」章節,讓我受益匪淺,以往認為對孩子有助益、增進孩子信心的誇讚方式,原來是間接導致定型心態的表現,而我們的性格及心態,也大多從小時候父母的教養及成長階段的外在環境所影響,教師、同儕、主管都是間接養成我們成為定型或成長心態的因素。

絕大多數人都是定型心態和成長心態的綜合體,在面對生活的岔路時,停下來深度思考、和內心另一個定型心態的自己對話,從中找到最合適的方式,接納自己的不完美,尤其是那些並不會對我們和他人生活造成傷害的不完美,

演進將好過現狀。

Becoming is better than being.

相關閱讀:

心態致勝:全新成功心理學

心態致勝:全新成功心理學

作者:  Carol S. Dweck

出版社:天下文化  

出版日期:2019/10/09

將本文分享至: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回到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