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最後更新日期: 2025-02-24
《零歲開始的蒙特梭利教育》閱讀心得:孩子有自行成長的能力,父母該做的是整頓環境!
以前就曾聽過一句話「孩子是一張白紙,接收原生家庭的一切好壞樣貌。」
女兒在三歲過後,發現她說出來的話、行為舉止真的完整映照我和淇哥,仿照愛乾淨的媽媽,到處擦擦擦、模仿爸爸的口頭蟬,常常蹦出「傻眼耶~」
孩子的學習能力如同一塊海綿,這也讓我思考,在這階段的孩子,身為父母的我們能夠替孩子做些什麼?看似調皮搗蛋的行為,真的就是壞孩子嗎?
目錄
▎作者
藤崎達宏 ふじさき たつひろ(Tatsuhiro Fujisaki)
Salon Du Bambino法人代表
NPO法人 橫濱育兒學習會理事長
日本蒙特梭利教育研究所合格教師(0~3歲)
國際蒙特梭利教育研究所合格教師(3~6歲)
1962年出生於橫濱。從明治大學商學院畢業後,就在外資金融機構工作20年,而後獨立開業。他有養育4個孩子的經驗,並融合蒙特梭利教育,在日本全國舉辦育兒研討會。另外還將個別諮商會當成自己的畢生事業,參加的家庭超過2000戶,時常保持備戰狀態。演講活動廣泛遍及企業、行政機關、學校和托兒所,以淺顯易懂而熱情的話語受到許多人的支持,在日本全國博得好評。
▎父母事先預習「敏感期」,培養孩子真正實力
「敏感期」指的是孩子會在一段特定時期中對某件事物抱持強烈的興趣,專心重複同樣的舉動。
生物為了獲得存活所需的能力,會在特定時間內對某樣東西特別「敏感」。而人類幼兒期當中也有此現象,蒙特梭利便將其命名為「敏感期」。
▪︎ 1-3歲 運動敏感期:
手部骨骼會隨著腕骨發育而成形,變得能靈活使用三根指頭。想要使用剛發育好的手、想要練習到運用自如,受到這股強烈衝動驅使的時期就叫做「運動敏感期」。
透過手眼並用,腦細胞會急遽活化,突觸(傳遞訊號給神經細胞的接合處)也會急速增加,是相當重要的時期。與其認為孩子因為調皮拿走面紙盒,不如了解孩子行為的背景因素和重要性,讓他抽到心滿意足為止。
孩子在運動敏感期的所做所為,看在父母眼裡就「總覺得是在調皮」。
運動敏感期的孩童會受到強烈的驅動驅使,看到開關就會想要按開關,看到旋鈕就會想要轉旋鈕。
父母要做的是 ☞ 曉得敏感期來臨後,要採取什麼行動。答:充實度過每個敏感期。
▪︎ 敏感期的徵兆:
1.安靜
2.重複
孩子死命拼湊完成的拼圖再翻過去重新拼起…這是相當常見的光景,換作是大人會覺得好不容易拼好為什麼要再打散?
3.喜悅
「期」是有始有終,敏感期也是期,所以會結束。敏感期過了之後多巴胺就不再分泌,因此我們大人就不會在沙發上蹦蹦跳跳。
▎發展四大階段
0-6歲上小學前的「幼兒期」
↑蒙特梭利認為最重要的時期,敏感期絕大多數出現在此,擁有往後漫長人生所需的80%能力,也是變化最劇烈的關鍵時期。
6-12歲小學時期的「兒童期」
12-18歲唸國中和高中時的「青少年期」
18-24歲唸大學時的「成人期」
▎ 1-3歲 對細微事物感興趣的敏感期—注視細微的物體
請珍惜這段時間的敏銳觀察力。
這時我們要獎勵孩子「看得真仔細」、「抓得好」,如此一來孩子真正的實力就會成長。
⭐️孩子的實力是否成長,取決於父母是否知道孩子現在對什麼事抱有強烈興趣,以及做到那件事時,是否在最佳時機稱讚孩子的實力。
▪︎ 在家就能做到的「環境整頓法」
蒙特梭利教育相信孩子的「自我教育能力」。他們會憑自身力量培養自己,再透過援助促進「自立」和「自律」。
成人最多能幫到的,並非父母事事幫孩子代勞,而是整頓孩子成長所需的「環境」。
▪︎ 注意視角
替玩具選定主題,盡量放少一點,可以的話一個櫃子要陳列兩種玩具。
因為要讓孩子自己想二選一。主要玩具在大籃子裡堆積如山,他就不會自己挑選了。
二選一是有效培養孩子「自主決定能力」的方法。叫他做這做那、將每件交代的事情做好的孩子,以及必須自己決定要做哪件事的孩子,兩者日後成長的幅度就會截然不同。
許多案例顯示家長會不自覺營造出讓孩子成長遲緩的環境(太乾淨什麼都沒有)。
▪︎ 最重要的環境是大人
幼小的孩子用類似大人使用的詞彙說話,直接挪用母親的口頭蟬,因為鏡像神經元會在3歲以前發揮強大的能力。(注意不會判斷善惡,照單全收)
▎3-6歲 幼兒期後期—知性萌芽!「感覺敏感期」
3歲過後和大人一樣使用有意識的記憶,同時受強烈的衝動驅使,想要整理龐大的資訊。
這時的關鍵字是:「想要清楚、分明且徹底地了解。」
▪︎「感覺敏感期」三階段
1.相同性
2.比較
關鍵是以言語表達比較之後的差異。
像是「變得愈來愈高了」、「這邊比較重」等等,孩子會一併掌握各式各樣的表現。
3.分類
一旦能夠比較相同事物,察覺其差異,最後就要進入第三階段:「想要清楚、分明且徹底地分類。」
另外到了這個年紀後,樣樣想數的「數字敏感期」也會同樣來臨。這段期間要把種類不同的東西混再一起讓孩子數。
經過這樣的階段,就會懂得「發現相同之處、比較和分類」。也就是大人日常生活運用的「思考能力」,就是在這個時期確立。
▎語言敏感期的「語言爆發期」
第一次提問期 —「這是什麼?」
孩子只要透過提問記住現在的答案,就會一輩子忘不了。
當他感興趣而詢問時,就是教育的良機,要提升語言能力,沒有比現在更好的時候了。
”假如沒有趁洞口大開時不斷打小鋼珠進去,關閉之後就進不去了。孩子說「這是什麼」的瞬間就是進洞的時候。”
聽到孩子問「這是什麼」,別只回答「獨角仙」,而要告訴他其他事。
像是「獨角仙分為雄蟲和雌蟲,雄蟲的犄角很大…」、
「牠是閃閃發亮的紅褐色耶」、
「變成蛹的時候會在這種地方唷」、
「幼蟲吃的是腐葉土」等等。
或許孩子這時還不懂,但是這項資訊會完整輸入。
聽到「這是什麼」只會回答「是花」的家庭,
以及回答「這種花叫做大波斯菊,盛開於秋天,又叫秋櫻」的家庭,
孩子成長方式會完全不同,這就是所謂的教養。
(這時也可以打開圖鑑和其他讀物給孩子看,孩子世界會更為廣闊)
▎4歲-6歲 「數字敏感期」
數字敏感期的特徵起於4歲前後讀幼兒園中班時,開始的比較晚。(所以數字不要太早教。不要填鴨知識)
這時兒童會受到「想要清楚、分明且徹底地數數字」的強烈衝動驅使
1000這個數字會在國小二年級的算術「比100大的數字」單元中學到。然而教科書中只會教1旁邊排3個0就是1000,單單從紙上知道數字的孩子,以及自己體悟到其多寡和長度的孩子,哪一個日後會成長呢?當然是後者。
記得要數數時,別在紙上教
必須讓孩子看到各種實物。
即使能夠數出1-10也往往只是背誦而已,沒有跟實物連結。孩子懂得數數字和了解數字完全是兩回事。
▎讓成長循環加速的讚美法
蒙特梭利教師不會過分誇獎孩子。
因為孩子本能知道自己成長的課題,自行選擇及完成是為了自己,
就算沒有大人讚美,也必須進行活動。因此無條件地誇獎對孩子是失禮的。
想要獲得父母讚美而拼命用功的孩子,沒有發自內心湧現進取心,多半欠缺自主性,一旦成績掉下來往往就會煞不住車。
關鍵就在於「認可」。
孩子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才能讓自己成長,因而對那件事情感興趣、
專心投入,所以在完成活動時,臉上會有洋溢滿足感。
「我剛才看到囉,是你自己一個人完成的。」
「你努力到最後了呢。」
父母只需把握這個瞬間,認可他的表現就好。
「你獨立將自己選擇的活動做到最後,這件事本身就很優秀呢」
「爸爸和媽媽一直看著你努力喔!」
這不是對孩子,而是對一個人表示敬意。
認可的對象包含過程和情感,而不是聚焦在結果上,這跟「戴高帽」完全是兩回事。
讓成長循環加速更快的是「同理」,而「認可」是最高級的「同理」。
▎本書對我的啟發/結語
《零歲開始的蒙特梭利教育》這本書除了闡述孩子從0到24歲的發展期特徵
及面對孩子的變化該如何應對,作者更整理出正確和錯誤的成長循環。
讀過這本書後,我發現原來在日常生活中,孩子的調皮原來是「敏感期」正在發揮實力
更該好好把握敏感期的來臨,畢竟擁有往後漫長人生所需的80%能力
取決於「陪伴孩子充實度過敏感期」。
╭☞ 相關閱讀:
《PPA攝影課程心得》電影感敘事影像風格:教你用照片說好一個故事
加護病房 護理師/ 攝影師/ Free To Fly 的作者,同時也是一位母親
現為自由工作者,倘若我的一篇文或一張影像能帶給你價值
那就是創立這網站的初衷。
這邊涵蓋了:
𓇢 那些被埋沒的真實影像故事 ➛ 醫療真實故事紀錄 、醫療資訊
𓇢 幫助你重新定義生命、找到自我價值的內容 ➛ 閱讀筆記 、 自我探索
還有……很多乾貨 ➛ 實用工具 、 課程心得、生活┆好物分享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✿
𝐼𝐺 claire__0212 𝐹𝐵 Free To Fly
合作邀約請來信:ai@freetofly.com.tw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