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為什麼唸了20幾年書,還是找不到自己真正要什麼?」
小時候我很喜歡畫畫,圖畫本上幾條線自繪漫畫格
幾支彩色筆創造了心目中的猴子家族🙉
國中時因為愛漂亮,對美容美髮深感興趣
但仍然不曉得這條路究竟是有熱忱?
還是一時興趣罷了?
五專到二技跟隨家人安排唸了護理💉
畢業後在職場上發揮專業技能
穿梭於加護病房的生死交界,看盡人世間的無常。
而內心的某一處角落
偶爾仍會高聲呼喊自己
生活中偶然看到令人驚嘆的創作、
設計或是充滿質感的網站
都會由衷欽佩並來回欣賞揣摩
這時我才明白,自己真的蠻喜歡「創作」領域的
有時候也會做做白日夢 ˗ˏˋ ˎˊ˗
幻想著如果有時光機回到十年前
早點體悟到自己的真正熱忱
現在當一名設計師不知道會是什麼模樣(◡̈︎)
後來我在《知識複利》這本書看到
為什麼許多大學畢業生總是拿著資歷豐富的履歷詢問:
「老師,你覺得我適合做什麼?」
原因是 與我們的教育體制有關聯
過往教育會讓孩子相信有一個「標準解答」
然後試著往那個標準答案去靠攏
但這樣的氛圍下反而容易走錯道路,走到不適合他的領域。
人生解答只有自己能找到
我們的教育體系不曾教導我們如何去「找答案」
而多半是去記憶「標準解答」
比如說問一個老師,得知答案後,自己再照著做。
誤把記憶當作學習,而欠缺用自己的思考脈絡找到答案
就如同作者所說的 把食譜背起來不等於會做菜
何況我們的記憶有限,不懂得融會貫通與臨機應變
最終就會被AI機器人所取代。
.
這個問題至今到自己為人父母後仍存在著
孩子問「我以後適合做什麼?」
只是在尋求你給他一個答案然後他照做。
不如換位思考「你的熱情及興趣是什麼?」
「你未來想過什麼樣的生活?」
暢哥的 podcast EP280《如何幫助孩子長出自己》中說到,
為何不要讓孩子複製貼上別人的歷程?
眾所皆知的成功人士
即使事業成功,也不一定快樂、幸福
外在和物質的追求僅佔人生的一半
盲目追求某些事物一不小心就會失衡,甚至賠上健康
名人、成功人士是萬中選一少之又少的人
為何要讓孩子去追求這遙不可及的機率
最後成為旁襯的角色
我們應該關注的是 孩子的養成「過程」
而非為孩子設定一個結果,
要他跟著執行、走一樣的路
最終成為四不像:不像父母、不像師長、不像設定的人物、不像自己
.
.
歸納出有哪些路徑可以嘗試
在孩子還小時,父母需要「引導」他們思考上面的問題
幫助他們找到真正的人生。
╭☞相關閱讀:
《兒童攝影》雙胞胎—Lucy&Leia台中親子寫真/兒童寫真
《小孩防曬》適合2-6歲孩子的3款防曬(臉部皆能使用、肥皂即可卸除)
加護病房 護理師/ 攝影師/ Free To Fly 的作者,同時也是一位母親
現為自由工作者,倘若我的一篇文或一張影像能帶給你價值
那就是創立這網站的初衷。
這邊涵蓋了:
𓇢 那些被埋沒的真實影像故事 ➛ 醫療真實故事紀錄 、醫療資訊
𓇢 幫助你重新定義生命、找到自我價值的內容 ➛ 閱讀筆記 、 自我探索
還有……很多乾貨 ➛ 實用工具 、 課程心得、生活┆好物分享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✿
𝐼𝐺 claire__0212 𝐹𝐵 Free To Fly
合作邀約請來信:ai@freetofly.com.tw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